首页交银施罗德资管机构投资者专户理财 养老金融
手机版
本网站支持IPv6      |  账户登录  |  免费开户

交银施罗德

交银施罗德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C

 
姓    名 刘庆祥
职    务 基金经理 任职日期 2025-08-29
简    历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士。9年证券投资行业从业经验。2016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行业分析师、混合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2025年7月19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5年8月29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姓    名 于海颖
职    务 基金经理 任职日期 2021-11-24
简    历 混合资产投资总监兼多元资产管理总监,天津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学士,18年证券投资从业经验。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北京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研究员;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担任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14年10月2016年7月担任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固定收益事业部投资管理部总经理。2016年7月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固定收益投资总监,现任混合资产投资总监兼多元资产管理总监。2016年12月29日至2020年8月22日担任交银施罗德丰盈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6月10日至2018年4月17日担任交银施罗德丰硕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6月10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纯债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至今;2017年6月10日至2020年8月22日担任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证券投资基金;2017年6月10日至2019年3月15日担任交银施罗德定期支付月月丰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强化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荣祥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荣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利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5月23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丰晟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18年5月25日至2021年1月16日、2023年9月7日至2024年11月23日担任交银施罗德裕如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2月10日至2024年4月12日担任交银施罗德裕泰两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2月26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裕坤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21年3月8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21年3月30日至2025年1月24日担任交银施罗德鸿福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6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至今,2021年11月24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1月12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裕盈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24年3月29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裕道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24年12月17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裕通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基金(各类)份额净值及业绩表现请见“3.1主要财务指标”及“3.2.1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部分披露。 本基金是通过体系化的运维方式,不断优化股债配置,以实现有效控制回撤、追求长期稳健收益为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坚守这一目标和运作方式,在明确整体配置方案后,严格执行操作纪律,局部优化持仓。下面,我们分别从股、债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和展望。   股票方面:进入三季度以来,外部经贸摩擦逐渐进入缓和期,在雅下工程、反内卷政策推出等背景下,内部预期也逐步改善,同时国内外AI产业投资扩张带动产业链需求上修与新机会涌现,市场先后在反内卷、海外算力、国产算力、储能等核心主线带动下持续走高,呈现了极强的结构性特征。市场对比上,7-8月A股走势显著领先港股,9月在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带动下港股表现明显反超。   回顾三季度的操作,我们显著提升了股票仓位,持仓分散度也有所提升。基于产业研究与行业中观比较的考量,我们减少了在大金融、内需相关个股的仓位,增加了在AI产业链、有色金属、互联网与先进制造等方向的持仓。波动率管理方面,我们的思路是不拘泥于行业标签,更多从风格维度对个股进行审视(红利价值、成长趋势、主题投资等),力图从提升风格多样性的角度进行回撤控制,进而提升对一些波动性较高尤其成长类标的的容忍度与持仓期限。   展望未来,尽管当前市场呈现极致的结构性特征,也一直有行情全面扩散的声音,但我们认为行业基本面数据还比较难支撑这一判断,多数行业生产端资产周转率等数据还持续承压,扩内需的路径也尚不明确;另一个角度是当前市场资金的属性也要远比前几年更为复杂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红利价值与成长主题的杠铃策略依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只是我们需要在风格与行业、中观、个股深度研究的匹配上下更大工夫,我们目前重视的线索有AI资本开支与应用、增配中国资产趋势、十五五规划、反内卷等。综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勤勉尽责,审慎操作,积极把握机会,动态和债券组合进行调整优化,努力为投资人赚取收益。   债券方面:回顾2025年三季度债市行情,整体呈现收益率上行、期限利差逐步走阔的态势。具体来看,受商品与权益市场共振上涨影响,叠加资金面边际收紧,季初债市情绪转弱,各期限收益率上行,后续随着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债市短暂企稳。8月上旬,债市维持震荡格局;中旬,市场风险偏好再度提升,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上行特征;下旬则逐步震荡修复。临近季末,市场对资金流动变化等因素关注度再次上升,债市情绪延续偏弱,后续月末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后,市场有所企稳。截至9月30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季初上行3BP至1.37%,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季初上行21BP至1.86%。   报告期内,考虑到组合规模较小,组合利用市场调整的时机,适度进行了波段操作,适度降低了组合杠杆水平。   展望2025年四季度,国内外经济运行态势、政策应对方向及监管政策进展,将成为影响债市走势的主要因素。当前全球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存在明显差异,贸易摩擦余波未消,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对国内债市产生影响。国内经济在结构调整深化与有效需求释放层面仍面临挑战,前期补贴政策对消费的拉动效应持续性有待观察,而增量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落地节奏、力度,将成为市场潜在的预期差。通胀方面,受基数效应支撑,四季度通胀有望温和回升,但预计整体上行空间有限,食品价格上涨动能不足,工业品价格实际涨幅仍取决于内需修复力度。流动性方面,在房地产信贷需求实现实质性改善之前,实体信用大幅扩张的概率偏低,信贷增长将保持温和;同时政府债供给同比下降,对应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见顶回落,对资金面的扰动有限,预计资金利率将继续围绕政策利率平稳波动。综合上述因素,预计四季度债券市场或呈现震荡修复态势。组合将合理运用杠杆,重视流动性管理,持续动态优化组合结构,同时适时把握长端利率波动带来的阶段性交易机会。

历任基金经理

启任日期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务 离职日期
2024-01-18 陈舒薇 女士 硕士 基金经理 2025-08-29
2021-11-24 陈俊华 女士 硕士 基金经理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