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银施罗德资管机构投资者专户理财 养老金融
手机版
本网站支持IPv6      |  账户登录  |  免费开户

交银施罗德

交银施罗德鸿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

 
姓    名 于海颖
职    务 基金经理 任职日期 2021-03-08
简    历 混合资产投资总监兼多元资产管理总监,天津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学士,18年证券投资从业经验。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北京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研究员;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担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担任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14年10月2016年7月担任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固定收益事业部投资管理部总经理。2016年7月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固定收益投资总监,现任混合资产投资总监兼多元资产管理总监。2016年12月29日至2020年8月22日担任交银施罗德丰盈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6月10日至2018年4月17日担任交银施罗德丰硕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6月10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纯债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至今;2017年6月10日至2020年8月22日担任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证券投资基金;2017年6月10日至2019年3月15日担任交银施罗德定期支付月月丰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强化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荣祥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荣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利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5月23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丰晟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18年5月25日至2021年1月16日、2023年9月7日至2024年11月23日担任交银施罗德裕如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2月10日至2024年4月12日担任交银施罗德裕泰两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2月26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裕坤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21年3月8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21年3月30日至2025年1月24日担任交银施罗德鸿福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6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至今,2021年11月24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1月12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裕盈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24年3月29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裕道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24年12月17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裕通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
 
姓    名 陈俊华
职    务 基金经理 任职日期 2021-03-08
简    历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19年证券投资行业从业经验。2005年至2006年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部研究员,2007年至2015年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公用事业组负责人。2015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跨境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2015年11月21日至2019年9月19日担任交银施罗德全球自然资源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6日至2025年7月19日担任交银施罗德鸿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11月21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价值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至今,2016年11月7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沪港深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月18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核心资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8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30日起至2025年1月22日担任交银施罗德鸿福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1月24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基金(各类)份额净值及业绩表现请见“3.1主要财务指标”及“3.2.1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部分披露。 本基金是通过体系化的运维方式,不断优化股债配置,以实现有效控制回撤、追求长期稳健收益为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坚守这一目标和运作方式,在明确整体配置方案后,严格执行操作纪律,局部优化持仓。下面,我们分别从股、债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和展望。   股票方面:2025年二季度,受4月初关税摩擦的影响,股票市场经历宽幅震荡,国际宏观事件仍是影响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市场先经历全面、快速、大幅度的回落,随后,各板块经历不同节奏的调整和修复。截至二季度末,多数板块估值恢复到了一季度和年初的水平。二季度后半段,A股的走势略好于港股,短期来看,更多源自二季度,香港市场IPO加速,多家A股公司登录港股。短期内,这对港股资金分流有影响,但中长期,我们认为这对港股益处更多——增加港股可投范围,提升市场活跃度。   回顾二季度的操作,我们总体仓位维持稳定,更多是优化持仓,提升个股集中度。从确定性和成长力两个角度出发,我们调整内需相关个股、增加在海外拥有成熟渠道和品牌优势的消费标的,减少资源板块持仓。在波动率管理方面,我们力求从两个层面来提升组合的风险收益比。个股选择,我们更加关注确定性,提升深度研究个股的仓位比例,减少个股持仓数量。行业配置,我们希望通过不同行业间仓位的平衡,来实现风险对冲,降低组合波动。   债券方面:2025年二季度,债市收益率震荡为主,4月初利率快速下行后转为震荡,5月震荡走高,6月重回下行,期限利差先压缩后走扩。具体来看,4月初受到贸易摩擦引发的市场预期变动,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快速大幅下行,4月7日分别下行至1.63%和1.82%的月内低点,随后转为窄幅震荡,后续由于供给担忧和换券影响,收益率曲线较前期陡峭化明显,后续随着资金面趋于平稳宽松,收益率继续向前低靠拢。5月上旬,货币政策宽松落地,央行宣布降准降息,收益率维持低位震荡,中下旬受贸易摩擦缓和影响,债市震荡偏弱。6月上旬,央行提前公告操作买断式逆回购,月内两次操作合计实现净投放,叠加资金面宽松等因素,债市收益率小幅牛陡,长端维持窄幅区间震荡。截至6月30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季初下行20BP至1.34%,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7BP至1.65%。   报告期内,组合减持了部分中短期限且性价比偏弱的信用债品种,并利用市场调整的时机,增持了部分流动性良好的银行债品种和中长期限利率品种,适度提升了组合久期。   股票方面:展望未来3-6个月,我们维持年初的判断——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相较于年初,我们更加关注细分龙头公司的变化。关注其产品定价能力是否有变化、产能利用率的波动,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化。中报可以给出更多、更明朗的信息。在组合配置方面,我们仍看好部分红利个股的机会。此外,港股在消费、先进制造领域的可投标的逐步增多,我们将继续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挖掘,希望找到更多的投资标的,为组合带来超额收益。   综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勤勉尽责,审慎操作,积极把握机会,动态和债券组合进行调整优化,努力为投资人赚取收益。   债券方面:展望2025年三季度,贸易摩擦对全球贸易收缩及经济下行的压力将逐步显现,但考虑到地方财政发力提速,叠加准财政工具的对冲效应,基建投资与实物工作量提振动能增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领跑整体水平,充分彰显产业升级的强劲韧性,预计三季度宏观经济延续温和增长态势。当前食品价格上涨动能偏弱,预计在基本面温和修复、通胀水平相对低位、地产投资回升乏力的背景下,流动性环境将保持均衡宽松基调,但缴税大月、跨季时点及政府债集中发行期的资金波动可能有所加剧。综合上述因素,三季度债券市场或呈现震荡偏强格局,基本面与政策边际变化将成为主要扰动源。组合将在保持流动性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杠杆,于短期调整中积极把握债券配置窗口,持续动态优化组合结构,同时依据预期差捕捉阶段性交易性机会。

历任基金经理

启任日期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务 离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