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银施罗德 作者:吕一楠 时间:2014-03-25 |
从2013年6月的钱荒到2014年春节以后开始的牛市,债券市场的走势用“过山车”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以钱荒为标志,债市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单边下跌,国债收益率节节攀升,投资者不断止损。而当市场从利率市场化、金融系统去杠杆、银行表外资产向表内转移等等多个角度对央行的意图进行解读,并对债市产生了一定熊市思维的时候,春节以后出乎意料宽松的资金面又再次让投资者措手不及,各机构开始疯狂扫货,收益率急速下行,一些低等级城投债收益率甚至从前期高点下行近200bp,似乎苦等的债券牛市终于要来临了。
2013年带给债券投资者的教训,除了不能完全依赖传统的债券分析框架--即通过对经济基本面的分析来研判利率走势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不停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异常”,并以此为突破口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之前类似于“股债跷跷板”一类经验法则的有效性已经大打折扣。
以2013年为例,全年通胀温和,经济在调结构、去产能的大背景下较为低迷,本应是对债市的利好,但“异常”紧张的流动性却将债券收益率推至近几年的高位。在资金利率高企的环境下,同时借助年末大额存单推出的契机,各期限SHIBOR利率大幅上行,使得平日备受冷落、以SHIBOR为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债在熊市中脱颖而出。那么,今年春节以来的债券牛市中,是否也存在值得注意的“异常”呢?
前不久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工业增速8.6%,消费仅增11.8%,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同时2月份出口增速-18.1%,进口增速10%,贸易逆差229亿美元--三驾马车全部低于预期,经济明显下滑。疲弱的经济为债券市场提供了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预期风险资产未来收益下降,一般会配置长期限无风险资产,最终结果是收益率曲线长端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只有短端下行幅度较大,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很小,甚至一度反弹回前期4.5%的高点。个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对美联储退出QE进程加快的预期、以及债券供给即将放量的多重利空因素作用下,市场对目前宽松的资金环境能否继续维持存有疑虑。近期3个月SHIBOR的利率互换报价出现明显上行,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市场对未来资金面重新紧张的预期。
另一方面,今年春节后的这一轮牛市最先由国债一级市场招标引发,再由一级市场带动二级市场收益率下行,最后再传导给信用债。一般而言,在信用债内部的收益率下行会由高评级传导给低评级,但本轮牛市这一传导过程似乎没有出现,相反有些低等级债还跑赢了高等级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收益率曲线长端没有出现明显下行:前期收益率下行幅度过大,市场担心回调风险。
不能不提的是,信用风险一直是高悬在债券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经济下行背景下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则愈发强烈,处于产能过剩行业、尤其前期过度扩张、杠杆高企的企业随时都有爆发的信用风险的可能。之前“11超日债”的实质违约和最近爆出的某企业资金断裂事件,虽然并没有涉及刚性兑付的核心,但仍然会对市场的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违约企业大多会涉及银行信贷,若银行因违约事件密集发生而改变风险偏好,当前宽松的资金面可能很快又会重新趋紧,对债券市场还是应该保持相对谨慎。
交银施罗德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助理 吕一楠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