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银施罗德资管机构投资者专户理财 养老金融
手机版
本网站支持IPv6      |  账户登录  |  免费开户

交银施罗德

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作者:项廷锋 来源:交银施罗德 时间:2010-04-02 浏览:



  2010年是 “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确定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蓝图的关键一年。因此,这一届的两会被赋予了更多承上启下的期许。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面临内部资源、环境等成本上行压力,也明显受国际减排要求的制约,更直接与全球不平衡现状相联系。如何利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良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确立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战略和路径,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迫而重大的课题。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总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从新中国建立到党的十四大召开(1949年-1992年)期间的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中先后出现过六次大的经济过热,每次过热中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和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为表征的经济结构问题;但每次中央政府都通过制定政策及采取各种行政手段,调整经济结构,很好地解决了经济过热问题,使经济重新步入协调发展轨道。44年间,中国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1953-1977,GDP年均增长6.48%;1978-1992,GDP年均增长8.35%。

  从十四大到十七大(1992年-2007年)期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本着“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取得让世界震惊、长达16年的年均10.48%的经济增长。但这种经济成就的取得,主要源于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投资导向模式和(在内需相对疲软后的)外需导向模式。据统计,期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69%,2002年后出口年均增长28.95%。因此,这样的高速增长也使中国经济付出了结构逐渐失调的代价。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结构调整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开展持续有效的推进,但2008年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既定战略,而且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经济结构反而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失调加剧。

  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生产力布局结构、技术结构、收入结构、内外贸结构等经济结构均存在失调,中国经济已很难再在传统增长模式下实现可持续增长,急需寻求新的可持续增长模式。

  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

  结构调整,短期而言,有助于解决目前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温总理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2010年需要处理好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我们认为只有控制了信贷的过度增长,中国经济才可能不会过热,中国经济才可能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只有提高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占比、强化在二次分配中的公平、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完善社保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经济增长模式才可能实现由投资、外需导向转向内需导向;只有有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回收市场上富裕的流动性和理顺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才可能彻底根除通胀隐患,适度提高居民抗通胀的能力,实现管理好通胀预期的目的。换言之,只有切实推进结构调整,中国经济才有可能处理好“增长、转变与通胀”的三角关系,摆脱复杂的束缚,走出目前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

  结构调整,中长期而言,有助于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时间内仍维持较高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于受制于投资在GDP中的占比过高(58%)、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节能减排等因素,已经难以维持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内需市场潜力深不可测。以2009年为例,如果农村居民的年可支配收入达到与城镇居民相当水平的17,175元,那么中国内需市场将增加11.18万亿的潜在需求(已接近2009年12.6万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因此,只要切实进行结构调整,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中国经济有能力借助内需市场的培育和内需潜力的释放,在未来相当长时间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

  我们看好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结构调整,我们看好结构调整对中国内需市场培育的中长期影响,我们对中国经济抱有信心!

  宏观经济和债券市场(100322-100326)

  国内:本周,宏观方面仍相对平静,西南大旱可能引发了市场部分对旱灾或加大未来通胀风险的担心,我们认为,目前看来,西南旱灾本身对通胀带来的直接压力有限,但仍应该密切关注进入2季度后,货币周期、生猪价格反弹与翘尾因素相结合后通胀存在超预期的风险。

  本周债市小幅下跌。债券总指数下跌了0.11%。其中国债指数下跌了0.22%。企业债指数上涨0.13%。交易所方面,公司债指数上涨了0.22%,分离债指数上涨了0.17%。

  国际:美国本周出台的经济数据不多,房地产数据比较疲弱,2月二手房销售连续3个月下滑,新屋销售连续4个月下滑,但2月下滑趋势明显放缓;耐用品订单表现较好,连续3个月上涨,预示美国制造业的复苏仍在持续,但耐用品出货数据的小幅下滑可能预示未来制造业将面临波动;3月消费者信心则与上月持平。

  受国债市场影响,本周信用债市场下跌,成交小幅放大,其中投资级别受挫最重,加权收益率上升12bp至4.93%;高收益级别收益率减缓了此前一路大幅下行的趋势,收益率小幅下降了3bp至8.70%。

  点击下载:《交银施罗德每周视点》第203期 (PDF文件,请使用Adobe Reader阅读器打开)

  点击下载:《交银施罗德每周视点》第203期 (Word文件)



分享到:
  •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