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银施罗德 作者: 时间:2015-12-09 |
【事件】
昨日(12月8日)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总额同比下跌6.8%,跌幅较10月小幅收窄0.2个百分点。
【交银施罗德观点】
交银施罗德分析,总体来看,11月出口延续弱势,基数原因推动进口跌幅收窄。
具体来看,11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总额同比下跌6.8%,跌幅较10月小幅收窄0.2个百分点,差于市场市场此前预期,外需延续疲弱格局;而11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口总额同比跌幅显著收窄10.1个百分点至8.7%,进口优于市场之前预期。
11月贸易顺差为541.0亿美元,虽然与10月相比收窄75.4亿元,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内需疲弱态势下贸易顺差可能持续高位波动。
首先从出口角度看,外需延续疲弱态势。虽然去年存在低基数效应,但出口增速并未出现明显回升。人民币汇率贬值并未带动出口回升,反而汇率波动加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贸易商签订合同需求,反而导致出口订单明显萎缩。中采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跌1.0个百分点至46.4%,显著低于荣枯线,人民币汇率贬值并未带动出口回升。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也并不强劲,11月美国制造业PMI进一步下滑至48.6%,由此中国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速均出现放缓,对美、欧、日出口增速分别下滑4.4、6.1和2.8个百分点至-5.3%、-10.5%和-9.0%。对东盟出口有所好转,同比跌幅较10月收窄8.4个百分点至2.5%。在全球经济放缓以及贸易量萎缩环境下,中国出口将延续弱势格局,或难以出现显著回升。
其次从进口角度看,基数效应推动进口跌幅收窄,进口量总体小幅改善。供给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在去年11月出现下跌,导致去年11月进口同比增速较10月大幅下降11.3个百分点至-6.9%,形成明显的低基数效应。而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推动今年11月进口跌幅收窄。从进口实际量看,大宗商品进口量增速总体小幅改善,铁矿石进口量同比提高26.9个百分点至22.1%,而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速放缓1.8个百分点至7.6%;国内需求方面,由于项目落地积极性有限,稳增长政策尚未带动内需出现明显回暖,国内需求疲弱态势对进口或形成持续抑制。
贸易顺差维持高位,而资本流出压力持续。贸易顺差持续维持高位,10月贸易顺差541.0亿美元,虽然有所回落,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高额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缓资本流出压力,然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也导致国内资本流出压力持续。央行在继续维持汇率稳定的同时,或将不断通过降准等措施对冲资本流出,国内流动性或将继续维持宽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