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时间:2013-06-03 |
张科兵风趣健谈但是低调谦虚,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有一半时间是他在褒扬公司其他基金经理的过人之处,以及“主动检讨”自己投资中的不足。在他看来,取舍是投资的核心命题,投资者应当对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有清晰的认识,在有把握的领地全力出击,而在不擅长的区域不犯大错。在2012年,他幸运地找到了市场与自身能力圈的交集,所管理的交银稳健配置基金实现了15.29%的收益率,荣获“2012年度混合型金牛基金”。
自上而下把握全局
张科兵是交银施罗德足球队队长,在公司同事看来属于“什么位置都能踢”的全能型选手,但是张科兵本人会很认真地告诉你,自己没办法担任守门员,踢中后卫也不在行。在投资这场比赛中,他也认为,全能型选手十分罕见,正如武术高手里有人精通拳术,有人腿法更强,投资人应当基于自己的能力边际,形成一套主打的方法,当机会来临时全力出击。在自己不熟悉的投资象限里控制风险,学会坦然和等待。
在公司同事看来,张科兵资产配置和行业配置方面敢于偏离,相对重视“自上而下”的投资风格。他自2004年起就进入公募基金行业担任研究员,除了宏观策略研究,前后看过大大小小11个行业,对各个行业的属性及在不同市况下的表现方式,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2012年,张科兵成功地把握住了机会。上半年,他认识到房地产行业面临政策放松预期以及市场回暖的双重利好,因此重配房地产行业,在去年一季度末的房地产行业配置比例高达20.76%,为2012年的胜局奠定了基础。年中时,考虑到风险偏好对于市场及高弹性的板块作用已经相对弱化,中报业绩或许让盈利成为主导市场和个股走向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张科兵在去年6月末下调了仓位,将仓位集中于业绩安全边际较强的大众消费品和医药,并在整个三季度维持了较低的仓位和偏重稳定的行业配置。而在去年11月,市场陷入极度悲观时,他又逐步增加了组合的股票仓位和弹性,及时捕捉到了去年末市场的反弹。
做时间的朋友
在交银施罗德,张科兵先后管理过QFII基金、交银稳健以及交银制造3只基金,数年积累他对投资的感悟可以总结为三点:一,做有把握的事情,放弃没有把握的尝试;二,做时间的朋友,不与时间为敌;三,赚简单易懂的钱,选择清晰明了的投资逻辑。其中,“做时间的朋友”是他踏入基金行业之初一位业内老师对他的点拨,他一直铭记在心并实践至今。
他表示,有些昙花一现式的公司其实是站在时间的对立面的,过了某个时间窗口就失去了生命力,对于这样脉冲型表现的公司他无意追逐。再如,在目前已达极致的结构性行情下,短期以过高的PE买入成长股,可能需要输掉漫长的时间等待盈利增长来消化估值,这不符合自己对投资收益风险比的认识。他宁愿选择暂不是市场热点的公司,等待时间来逐步验证一家公司的价值。当然,他也承认,在一个趋势自我强化的市场里,投资者难免会经历逆境,这对信心和耐心都是一种考验。
回到投资取舍的话题上,站在目前时点,张科兵首先表示,今年驱动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估值水平而不是业绩调整;需要舍弃一些标的,一是估值和盈利增速已经明显失衡的成长股,因为目前宏观经济疲弱态势还不足以支持众多中小企业高速成长;二是强周期品种,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至少今年内这些品种都显现不出大的业绩弹性。他选择的投资主线,一是未来长期确实有高景气度的成长型行业,比如环保、文化传媒等;二是沿循政府改革主线去寻找受益公司;三是调控走向市场化的行业,如房地产板块,不到10倍的估值匹配30%左右的增长提供了安全边际,而同时政府会逐步改变调控方式,政策预期确定性增强,又能够提供趋势向上的力量。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