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作者: 时间:2013-02-21 |
视频链接:http://tv.hexun.com/2013-02-19/151245504.html
文字实录:
和讯网:关注财经,关注和讯,欢迎回到华东演播室,今天做客我们华东演播室的是交银先锋基金经理史伟先生,史先生你好。
史伟:你好,主持人。
和讯网:我们知道您现在旗下管理的交银先锋基金在2012年的表现应该说是非常出色,回报率基本上达到了近20%的水平。在股票型基金当中,应该说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您对自己的这份成绩有什么评价呢?
史伟:我觉得2012年确实取得了一个相对理想的成绩。当然和很多因素也离不开,比如说整个公司投研团队的支持,当然包括自己个人的努力,当然我觉得在这种高度复杂的股票市场当中,有一些时候,考虑投资回报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我觉得是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和讯网:我们看到交银先锋有一个令人非常振奋的消息是在去年的12月,准确捕捉到了12月份的大反弹。包括在重点配置环节当中,比如说配置了格力电器、海螺水泥、大华股份这样的一些股票。从配置上怎么看到自己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呢?
史伟:应该说去年12月份比较成功的买在一个底部区域。应该说是多年自上而下投资的一个积累所造成的一个结果。因为到去年9月份的时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已见低点,我们同时观察到很多的,比如说M1指标,包括钢价、水泥价格、煤炭价格等周期类商品价格都出现了反弹。更重要的是,我们观察债券市场,国债和低等级信用债之间的走势。以及外汇市场,中国汇率的一些变化,多方面在印证着中国的经济正在进入到一个不断复苏的过程当中。
其实,宏观经济已经开始有利于股市,并且有利于股市上涨的状态。但是因为我们股市有一些恐慌性的情绪,包括一些由中小股票的国际回归的持续性压力。导致了大家抛售股票成为了一种短期的习惯。等到11月底的时候,我看一些统计局的数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盈利出现了连续两个月的好转。我当时就判断,宏观经济复苏已经影响到了整个企业的盈利。同时结合当时跟很多同业交流,发现各类机构,特别是很多的基金仓位非常的轻,这都是历史上孕育底部区域的典型特征。我也没有做过多的考虑,直接把仓位加到比较高的状态。
和讯网:我可不可以这样总结,就是在别人都不敢的时候,您果断出手了。
史伟:我觉得这个点简单说是一个逆向投资,但是逆向投资并不是说别人往左的时候,你就一定往右。因为背后一定要有宏观经济以及多方面的因素在支撑你的观点的时候,比如说2007年股市和2009年股市涨起的时候,大家是一致看多的,如果说那个时候你选择逆向投资,你的风险是很大的。必须要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做出一个综合的判断。
和讯网:在这些年的资本市场风风雨雨当中,我们经历过牛市也经历过熊市。在这些风风雨雨当中,您有没有自己一套系统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观念呢?
史伟:应该说我是从2001年入行做研究员,2005年11月份开始管理基金,一直到现在,应该是经历了牛市、熊市,经历了各色各样的市场以及很多的一些政策变化。包括股改、创业板等等。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简单来说,就是说从2001年到2007年,我是研究员出身是一个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比如说2005年-2007年做基金管理的时候,就专注于选出一些好的公司,买一些好的股票,然后持股待涨。
但是07-09年三年,对我这种彻头彻尾的自上而下的投资者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因为这三年宏观经济变化非常剧烈。比如说我之前总结的一些五好的选股选择,或者是牛股所具有的三个条件等等。但是当宏观经济剧烈变化的时候,适应性就大幅减弱了。我后来就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局面。因为这个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反应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和公司各种变化的综合结果。08年我到了交银施罗德基金,那个时候交银施罗德有着比较浓烈的自上而下的氛围。我和当时在的几个基金经理有着很多的交流,也向他们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慢慢的体会到一些自上而下投资的一些精髓或者是经验。形成了一些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且在这几年的股票市场当中,逐渐的运用于实践当中。
我现在对自己的投资理念的一个大致的总结就是说,我应该是说确实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股市做一些大的判断,甚至做一些行业上的偏好的选择。但是在这个选择基础上,我会踏踏实实的从自下而上的眼光,在微观上解决每一个公司,每一个个股到底是否有投资价值的问题,以决策自己是否购买,以及购买多少比例的一个问题。到2007年的时候,我管理基金两年的时候,我对自上而下的选择公司,逐渐的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所以我总结了一个五好公司的选择方法。
具体而言,第一个好是要行业好,包括这个行业的增长和商业模式。第二个好是要管理层好。第三个好是要产品好。比如说有一些产品他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未来几百年还会存在,比如说中国一些传统的东西,像白酒、药。第四是这个公司必须有很强的竞争力,只有竞争力强的公司,长期发展才会有后劲。第五是要有好的机制。特别是中国有一些公司,在国有体制下的一些机制,如果说要引入一些更好的激励,往往发现,他会更好。通过这五年,我觉得选出来的,如果说长期是一个好公司,他长期就会变成一个好的股票。即使是到2013年的投资当中,我经常对我所买的公司股票,我也会再拿出这五点来做很多的反思。
当然现在在具体的选股当中,我看到一些同业已经做出了越来越多的优化。比如说如何从财务指标和各个方面去看。但是我相信,选择好的公司,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如果说这五点都能达到的话,基本上长期来看,往往都是一个相对不错的股票。
和讯网:在庞大的资本市场当中,每一个公司都有其微观的成分在里面。我们也知道在过去的一两年也好,或者是几年当中也好。上市公司的突发事件对我们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在这些突发事件当中去直面挑战,迎接挑战也是每一个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您对这方面问题有什么自己的思考?
史伟:我谈一下自己的理解。一些突发事件,大家可能会定义为黑天鹅,他意味着两件事情。一个是它是小概率的。第二,他是一些意外的对事物影响比较大的冲击。特别是负面的。我是觉得,首先从做投资的角度来看,海外几百年的证券市场,有分散投资的,有集中投资的,有顺势,有逆势的。但是没有任何的理论总结出来的对黑天鹅事件的完全有效的避免。应该说这种完全不可预期的事情,你想百分之百避免的话,实事求是的讲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整个投资过程当中,确实是可承受的。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人采用的是组合投资的方式。国内基金,应该说甭管是股票还是债券的,至少没有像当年比如说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制的,就是一把压在俄罗斯国债上,把所有的资产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时候,造成一些非常激烈的影响。而我们毕竟采用的是组合投资。回到刚刚那个话题,做投资的话,我的理解我们应该是做一些长期、大概率正确的事情。如果我们大概率是正确的,这样的话,我选100次股,我70-80次是对的。当然有可能当中有一次或者是两次遇到了黑天鹅事件,但是对于我整个组合而言,我相信还是可以为持有人创造一定回报的。还是要有一定组合投资的味道在里面。
和讯网:我们知道2013年整体行情上面,您曾经也指出说,今年整体的行情肯定格局是要好于去年的。能为我们仔细说说吗?
史伟:我对股市的判断,如果说是自上而下的话,会收缩到对宏观经济和增长、通胀这两个纬度上去判断。比如说我们简单回顾一下,2011年通胀是在高位,增长一路下行,股市是跌的很惨的。2012年,通胀在低位,增长也是在低位。股市出现了结构性行情。当然最后是收了一根微弱的阳线。因为毕竟只要通胀一旦是在低位,央行和中央政府就没有紧缩的义务和必要。就有好的行业和个股涌现。2013年,我们可以看一看,基本上在可预见的若干个月之内,通胀是在低位,而增长是在逐步上行的。应该说从这一点来看,在每年投资当中,这是典型的经济复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是非常有利于股市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全球资本市场和全球资金流动,其实都在反应全球经济复苏、股市向好的状态。中国也是在融入这个大的格局当中。所以说从大的角度来看,我觉得A股2013年从指数层面来看,应该说是大概率的给大家一个正的回报的。
史伟:2013年对银行股持中性谨慎看法
和讯网:聊完了行情宏观的东西。我们聊聊板块。我知道您目前是比较看好地产和银行的,在这两块您的投资建议和考虑是什么样的?
史伟:我在这个时点上对银行的态度是比较中性的。我觉得过去一年多,地产股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很多地产股应该说给投资者创造了很大的投资回报。从目前这个时点上来看,地产公司的业绩和地产股的估值也是可以接受的。应该会产生一定的绝对回报。特别是我对指数也是一个看多的一个基本看法。银行股短期内出现了非常惊人的绝对和相对的回报。应该说在整个经济复苏过程当中,大家对资产质量的担忧和下降,显著的提升了他们的估值。但是历史上来看,一般一个大的板块,短期出现一个惊人上涨之后,我的建议,大家用一个比较中性的视角去看待他。如果说要继续乐观的话,当然了,如果说你一定坚信行情跟07、09年那种一路不回头的话是可以继续乐观的。否则的话,我觉得适当的谨慎一些。因为至少我相信,他有潜在的收益,他也有潜在的风险。
和讯网:您这个是指银行吗?
史伟:对。
和讯网:我们知道房地产板块有一个最大的一把剑在上面,就是中国的宏观政策,您怎么看?
史伟:因为地产是受政府影响非常重的。只要中央出一些非常严厉的政策,这个市场就会被快速的冻结。但是对地产政策的话,向来都夹杂着对宏观经济的理解。比如说2009年的时候,特别典型。09年国家需要经济有一个快速的复苏。所以他的地产政策出现了非常大的推动,但是到2009年下半年,经济变好之后,就开始收缩地产政策。因为房价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现在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甚至中央高级领导也是非常关注的。我的一个看法,目前的经济和房价综合来看,经济有一些复苏,地产有点热。有一些一线城市有点像涨价的带头大哥了。我觉得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政策确实有被收缩的可能。我指的是一种可能。因为中央到底是怎么看以及怎么出政策,对我们外围人而言,只是一种判断。但是这种判断是一种大概率。全国而言,我们看到很多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并没有过热,甚至有一些城市房价还在下降,如果说你一刀切的话,将会非常不合理。如果说经济持续复苏,地产的负面政策的风险会伴随着上升。
和讯网:地产股方面呢?操作层面上。
史伟:操作层面我觉得对于基金而言,比较理性的想法就是适当的降低超额配置的比例。因为基金是双重目标的,第一个我是要为持有人赚绝对回报,但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是要考虑给持有人赚一些相对回报。我觉得地产会有绝对回报,但是相对回报的高低,有一些时候可能要看一些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应该说,至少是一个没有完全把握的事情。
和讯网:非常感谢史总,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