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银施罗德 作者:金融界-网上金博会 时间:2012-12-28 |
金融界网站2012年隆重推出“领航中国——网上金博会”系列展厅,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战龙先生接受采访,对公司近期所取得的佳绩做了剖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修内功,谋大事
金融界基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金融界网站“领航中国—网上金博会—高端访谈系列”。本期做客嘉宾是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战龙。战总您好。
战龙: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金融界基金:今年交银整体业绩逆势而上,在股、债两个领域均大幅超越市场平均水平,有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交银施罗德前三季度旗下权益类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达4.68%,在业内排名第7;固定收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则为8.14%。回顾交银取得的这些成绩,请您谈谈取得成绩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进行的改变?
战龙:实际上基金公司要发展,各个方面都是要跟上的。比方说后台,这个环节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什么呢?你投资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你的风险控制做得不好,那公司是要走下坡路的;如果你的投研能力很好,但你的IT系统达不到那些产品创新以及客户的要求,公司发展也是跟不上的,所以每一块都不能成为短板。
我们都知道对基金公司来讲,人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当然对哪个行业来讲人都是很关键的。那么怎么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呢?特别是尊重个人,同时给他们成长、又为他们的公平竞争创造很好的环境,这样的机制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在“人”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比方说每个人都有他们KPI考核方向。同时我们也会给大家提供学习空间、进步的空间,包括你在本地的学习、去国外学习,特别是向我们的外方股东学习,我们都有很多方式去帮助交银施罗德的员工成长和进步。
其实管理员工是一个多方面的,是一个把基础全面提升的过程。所以我们还是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是这些方面是没有止境的,永远都可以变得更好,也就是说夯实你自己的内容,永远是你进步的基础。就像练武功一样,你内力增加了,你的威力才会变得更大,这不是一个阶段性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
重新组合强化投研力量以老带新
金融界基金:请您就投研这块的人事布局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战龙:一个好的团队它需要几个要素,最核心的是人,第二是合适的机制,第三是价值观,此三者合一了,团队进步就会比较快。我们的投研团队,特别是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来讲,首先是要有人,所以在过去的两年多,我们扩大了研究员队伍,由原来的不到10人增进到了20多个研究人员。而且这些研究员大部分都有很好的经历,有一些来自外方股东,还有一些是拿过新财富排名奖的人。他们平均研究年龄4年半,这在行业内也是一个不短的从业经历年限。同时,做人员配置时,我们首先把不同的研究员分成四个大的板块,分配于周期、消费、TMT、制造等行业中。
同时,我们每个板块里面都有经验的人,每个小团队4-5人,资历有深有浅,以期达到“以老带新”,团队共进的发展目标。让大家意识到小团队是个集体,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同时我们又给每个团队的小组长安排了资深的基金经理作为他的导师。
“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个“人”的行业,光从书本上学习的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做研究,我们还希望能够培养团队的研究员将来能够胜任投资岗位,所以让资深的基金经理给研究员团小组的组长做导师。另外,研究团队还有研究总监和研究副总监,他们两个都是行业资深的专业人才,两个人同时负责交银施罗德的研究质量,通过适合的机制,去促进他们带动旗下各小组互相帮助,以带动团队成员的进步,这是我们的一个构架。
在这个构架下面,我们要求每一个团队的成员要对自己的结果负责。投资是要帮人赚钱的,如果研究成果落实不到基金的业绩上,不能转化成生产力,那研究就会成为一个摆设,研究团队成员价值也就得不到最大发挥,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对研究的核心导向是每个人必须能够为我们的绩效做贡献。
对每个研究员的考核比较清楚了,研究员要定期推荐他认为较好的股票,推荐的准确率以及被接纳的程度这也是有考核的,我们会有相匹配的奖励来作为激励。在这里说一下,这个奖其实很难拿到的,因为研究员必须从说服基金经理买他推荐的股票,且所推股票能够让基金赚得较好的回报,研究员才有机会获得这个奖。
同时我们还为研究员做模拟组合,看研究的结果最后跟你自己的模拟组合是否匹配,这首先是检验你思路的第一步;第二怎么去构建你的组合,怎么去控制风险,这其实是对他们投资方面的培养;第三,基金经理定期给他们打分。通过这么一个机制的制定,以加强我们投研团队的协作,以老带新,实行结果负责制。
金融界基金:对研究员的激励奖多久可以拿到?
战龙:至少一个季度以上,研究员推荐个股以后,在一个季度得以应证,且所推个股股票远远跑赢了同行业的。
金融界基金:如果基金经理错杀研究员成果,公司会做出什么样的裁决?
战龙:团队合作是一个磨合的过程,首先是说我们的基金经理都是资深的研究员过渡而来的,错杀好股可能性概率小;第二,我们大家坐在一起,把所有的数据、依据、逻辑都拿出来,经过大家检验后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差异。
因为通常在充分数据支持下,大家一般不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也就是说如果大家有截然不同判断的时候,一定是有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那他们对相关个股的猜测不同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对个股的决定因素最后落到一个猜测的话,你宁可不去投这只股票。
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要有个互相信任的过程,合作一开始的时候,研究员推荐的股票大家可能是不买的,但一旦大家磨合后,相互有了了解,建立了信任的关系,那么基金经理就会认真研究,做出选择的判断。
金融界基金:您怎么看基金经理回炉再去做研究员?交银是否有末位淘汰制?
战龙:我们是说有末位淘汰制,但这要看你是基于什么条件做基本的标准,比方说这个标准大家都符合,那你就没必要淘汰了,但是如果说你给了这些研究人员机会,他最后没有达到基本标准,那不管是不是末位,都可能会被淘汰。
这不是一个绝对的因素,而是你要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看看他们的研究方法,他们的研究质量以及研究结果是不是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可以提出来说你这个问题要想办法去改进,如果效果还是不大的话,那可能这个工作的确是不太适合你做的,不能勉强自己做不适合自己做的事情。
创新谋变固定收益产品发展还有很大可提升空间
金融界基金:请您谈谈交银在产品创新发展上的策略?
战龙:我们的产品线算是比较完整,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固定收益这块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从创新的角度上来讲,其实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企业它要发展,它是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有创新的产品,或者是有创新的服务,但是这一切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动力在那,这个动力首先是你的投资能力,其次是你的这些基础建设是不是配合。
其实在过去我们花了很大的力量做基础建设和投研能力的提升,主要也是为了将来我们做更多的产品创新。当前市场下,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在尽最大可能的追求绝对收益,我们也是希望能做出不同种类的绝对收益的产品来。完全靠传统的灵活配置,判断大市走势,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随着我们投资领域的放宽,以及金融市场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完整,给我们创造了广大的空间。比方说现在的期货市场、股指期货、未来的股指期权、个股期权、国债期货期权,这些产品很快在未来都会推出。
这些品种的推出,是为你做绝对收益的产品提供了大量的工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多做一些产品的创新,真真实实地为投资者赚到钱,这个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为基民提供更安全的投资品种
金融界基金:基金业提升转型,基金公司要做资产管理公司,您觉得公司还可以为投资人提供哪些服务?
战龙:我们传统的股票基金已经做出了这种风格的,虽然现在股市不好,但并不意味着股市永远不会好。我相信经过经济的转型,它其实是一个阵痛,一个是市场的调整回归理性,一个是经济的转型。一旦阵痛熬过去之后,我觉得后面应该是一个很长的牛市,像美国80、90年代那么一个牛市的来临,股票的投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交银的产品本身注重客户安全性,安全性要求高的需求其实满足度也是很高的,这类产品也是需要大力发展的,特别是我们还是银行系的基金公司,本身有比较良好股东的基础,那么我们可以挖掘这种优势给我们用户提供安全性的产品。
安全性的产品始终是有它的需求的,所以这也是说肯定是不要放弃的,肯定要不断加强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我们的专户及未来新业务。
新《基金法》中降低基金管理行业的准入门槛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金融界基金:新《基金法》草案当中,哪些方面是您所关注的?
战龙:降低基金管理行业的准入门槛,我觉得这是对行业长久、健康发展最基础的原动力。实际上竞争准入门槛放低了之后,它鼓励的是一个竞争,只有激烈的竞争才能推动大家去做更专业,对投资者更有利的事情,最后竞争的结果是投资者得到更好的产品,得到更专业的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是对行业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因为你看海外的市场准入标准是比较低的,那真的是百花齐放。
发挥股东优势做好专户业务
金融界基金:请您谈谈交银的专户业务。
战龙:证监会对基金公司管理办法和专户特定客户管理办法做了修改,修改了以后其实给基金公司创造很大业务的空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的核心想法就是发挥中外股东方的优势。因为有了这些空间并不是说有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一定要找到自己有优势的地方,所以我们现在目前还在跟股东在研讨。
从外方的股东来讲,实际上他在高端客户上有很多经验,所以怎么把它的优势结合起来,这个也是我们在思考和设计的阶段。
金融界基金:发挥中方股东的优势,接下来会和交通银行有哪些更密切的合作呢?
战龙:我们跟交行的客户更贴近一些,更容易发现他们的需求。围绕着这个我们是希望能够做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来推动我们的业务的发展。找到客户的真实需求才是一个长远的驱动力。短期的这种规模变化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追求的是一个稳健的发展。
QDII可以靠专户和FOF突围
金融界基金:您怎么看QDII未来的发展?
战龙:其实,在海外有很多优质的基金产品,但由于QDII起步的历史记忆太惨痛,即便过去两年海外市场不错,但QDII在国内发展也不是很理想。QDII也需要市场上的人气, A股市场热起来了,投资氛围强了,再适时把这些产品推动起来就会顺很多。
QDII可以多做一些专户产品,因为做公募的成本太高。另外可以多做一些FOF产品,把海外好的基金产品直接拿回来,组装成一个更适合国内投资者的好产品。能把国外好的基金挑出来,为国内投资者赚钱了,一样是专业能力的体现。
金融界基金:非常感谢战总接受我们的专访,通过您的阐述,让我们对交银施罗德基金未来的发展及产品业绩充满了期待,也预祝交银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期盼下一次再对您进行专访。
战龙:非常感谢金融界网站我们这次机会。作为媒体人接触金融行业很多,各个方面也比较具体,我们也非常欢迎像金融界网站这样专业的财经媒体给我们提出多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其实也是促进我们的成长。
印象战龙
夏秋手记:亲切、职业、冷静是战总给我的第一印象。记得年初战总写给投资人的一封信中曾提到:“基金公司的使命是服务于老百姓的财富需求,‘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一句空话,业绩、产品、服务,这是联接你我的三个载体,也是我们持续努力的三个方面。”
自他上任以来,交银继续在“人”的方面下大功夫,通过很多方式帮助交银施罗德的员工成长和进步。对投研团队更上强化了考核机制,践行了他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承诺。采访中,战总对我说:“投资是要帮人赚钱的,如果研究成果落实不到基金的业绩上,不能转化成生产力,那研究就会成为一个摆设。管理人就像练武功一样,内力增加了,你的威力才会变得更大,这不是一个阶段性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语气中的坚定感染了我,相信在战总的带领下,交银施罗德基金将会迈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成为最优秀的国际化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人创造更好的投资收益。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