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 时间:2009-06-08 |
专户理财“一对多”已然开闸,监管层却手持“标准合同”最后一张王牌吊着大家的胃口。
“我们愿做‘一对多’的试金石。”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专户理财部总经理沈斌对理财周报记者说。为了能够争得“第一单”,各家基金公司已早早做好了准备,产品设计完毕,发单迫在眉睫。
磨刀霍霍
从2009年6月1日起,基金公司即可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开展“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相比“一对一”专户理财5000万元的准入标准,“一对多”业务的门槛已降至100万元。
门槛的降低,无疑让具有专户理财资格的基金公司汹涌澎湃,着手设计产品、准备并签订”一对多”理财业务合同、打通营销渠道已成为很多基金公司当前的重中之重。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启动了“一对多”的准备工作。”沈斌说。据其介绍,交银施罗德早已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并且一直积极参与对监管部门有关专户理财“一对多”的献计献策。至于和软件供应商合作开发平台,计算业绩提成方式等更是早已开展。甚至与银行也测试了几轮。
作为专户理财的第一单,交银施罗德很希望能够再次成为“一对多”的第一单。
“我们的第一单可能是灵活配置型的。股票仓位可以从0到100。”沈斌认为,因为是首单,所以不宜将产品设计得过于复杂,但是在投资上会非常灵活,股票、债券、打新股、现金等各种都会参与。
与交银施罗德一样,富国、华安、华宝兴业等上海的基金公司也都摩拳擦掌。
富国基金产品与营销策划部总经理黄晟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准备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标准产品线设计方案,基本能满足不同风险收益特性的高端客户需求。既有较为积极的灵活配置组合,也有从绝对回报方向设计的产品、还有一些固定收益类的稳健产品,如债券、保本策略等。”
营销渠道仍以银行为主
100万的门槛是否会引发公募和阳光私募的肉搏?基金公司和私募对此似乎都比较坦然。
“我觉得可能是互相促进吧。”上海的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对理财周报记者称。在该人士看来,目前国内的投资市场蛋糕非常大,根本不必担心。相反,通过专户理财,可能会让更多的投资者进一步关注阳光私募的运作。而前两年阳光私募做得不错,也给“一对多”专户理财打下来一定的人脉基础。
“我们的渠道和基金公司是不一样的。客户都很忠诚的。”江苏的一位私募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他并不认为专户理财门槛的降低会如外界所言,私募和基金公司会拼得你死我活。
“本质上说,专户理财不仅仅和私募有竞争。和基金公司自己的基金、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等都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沈斌说。但是“因为市场足够大,我们真的不是很担心。”
据其透露,现在已有超过5000万的客户资金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投入到交银施罗德的第一单中。“这都是以往很熟悉我们的客户。彼此之间很信任。”
但是,“和银行合作仍然是‘一对多’的主要发行渠道。”沈斌称。交银施罗德日前刚刚在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和银行开了多场专户理财“一对多”的交流会。也和国内多家商业银行都有充分的沟通。
黄晟则认为,“一对多”客户的开拓仍然要倚重银行,对于这些100万资金量以上的中高端客户,基金公司会给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同时,银行本身针对一些高端客户设有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等,这和“一对多”的目标客户刚好有相契合的地方。对于银行来讲,或许满足高端客户的投资需求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有合适的产品,应该与非托管银行也有合作的空间。
此外,“一部分券商也会把自有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做专户。”黄晟说。
不过,虽然基金公司们都感觉市场足够大,暗地里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营销大战已经悄然开始。
一对一空单多,一对多仍须抢客户
尽管基金公司对“一对多”充满了期盼,但是也看到了将要面临的难题,最为棘手的恐怕就是客户服务。
事实上,专户理财运作一年多来,发展的并不尽如人意。不仅仅是因为“一对一”5000万的高门槛将很多客户拒之门外,更因为专户理财推出的时机生不逢时,遭遇了2008年的单边下跌。
据业内人士统计,全国专户理财目前的实际合同只有70多单,正在运作的也只有三十几个,运作的规模估计100亿不到。而这三十几单还主要被华夏、易方达、交银施罗德、富国等一些公司瓜分。目前有专户理财资格的基金公司有30多家,以此算来,很多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其实是空单或者说名存实亡。
很多银行由于担心高端客户受伤害,在和基金公司合作中表现得非常谨慎。通常都把维护客户的工作放到自己手中,客户资料也对基金公司保密。
相反,基金公司十分希望银行能够把客户的资料给到自己,这样在客户维护中会更加直接。
所谓众口难调,一对一存在的问题,在“一对多”中将会变得更加严峻。
“我们一直在和银行沟通,看看客户的哪些服务由银行负责,哪些服务由基金公司办理。”沈斌说。作为一个行业上的难题,交银施罗德希望能够找出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法。“我们在尝试分公司配合渠道维护一对多的客户。增加更多的服务人员以及尝试通过系统和网站等多种服务途径。”
此外,“业务发展初期,我们希望适度通过控制人数等方法,来保证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以保证一对多客户能享受到更好的专业服务”沈斌说。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