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 作者: 时间:2009-05-27 |
访谈视频录:http://tv.hexun.com/2009-05-26/118078854.html
和讯网:和讯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和讯访谈。今天嘉宾演播室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于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销售部副总监兼专户理财部总经理沈斌先生,沈先生您好,欢迎作客和讯。
沈斌: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我平常一直都在上和讯网,今天很荣幸可以受和讯的邀请,代表公司就专户和大家做一个交流,谢谢和讯网、谢谢各位网友。
和讯网:证监会5月12日发布了有关基金集合专户理财开闸的规定,其中也提到了之前5000万元的门槛,降到了100万元。这个规定将于6月1日实行,对于整个基金业界包括投资业界来讲都应该说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新政策的实施。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包括政策几个方面的规定。
沈斌:这个业务推出后,就像主持人说的我们非常振奋,因为从专户一对一开始,我们就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公司也非常非常重视。另外一对多出来,我们觉得是为专户业务更好、规模取得更大的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这个业务的推出应该说是正逢其时。我们看了一下数据,我们国内有100万以上资产的有200万人,非常庞大。我们也看到,一家机构统计,超过1000万资产的个人有30多万户,这个比例也非常非常大。我想专户推出来,一对多推出来,对这些高端客户的资产管理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对他们的服务、对他们的资产保值增值,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我们觉得对整个基金业、对整个银行业的客户维护,有钱人的财富管理有非常大的帮助。
和讯网:我们知道交银施罗德在08年2月26日取得专户理财的业务资格。当时证监会发布理财合同指引,四个小时之后,交银施罗德就拿到了专户理财的第一单,当时很多媒体争相报道。现在又有消息说,海外专户理财也是拿到了第一单,从这两方面来讲,应该说交银施罗德在专户理财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证监会新的规定出台之后,我不知道您作为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业务的总经理,是如何看待本身对于市场包括对于投资者,都意味着什么呢?
沈斌: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我们来回顾一下专户业务的发展,应该说证监会03年就开始启动专户业务,开始做准备工作,包括一些制度的建设、前期可行性的研究,我们公司成立以来,曾参与多次证监会组织的讨论活动,我们公司也倾入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证监会允许基金公司上报资格的时候,我们公司成立了两个部门做前期准备,一个是我负责的专户理财部,负责客户的前期沟通、开发,服务工作,我们另外成立了专户投资部,一个非常强的投资团队,负责投资管理。08年的3月25日,这一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天交银基金有了两个喜讯,一是交银增利基金发行超百亿,103亿,是08年最大的一个基金,后来业绩也是08年最好的。当天就像主持人说的,证监会下午两点发布专户一对一的合同细则以后,我们四小时内就签了一单,这和我们前期的准备和对客户的深入沟通,以及我们的投资业绩得到客户的认可,这些都是离不开的。而且我们运作一年后,所有的客户陆续到期以后,都进一步的续约,进一步的追加资金。还有我们在运作过程中,接待了很多客户的来访和电话咨询,很多人不够一对一的门槛,一对一要求不能少于5000万,一些客户只有1000万、2000万,或者是3000万,但他们也非常想加入专户的群体,享受更高端、更好的优质服务,来享受专户本身的特点,追求绝对收益,仓位、投资灵活,最能体现客户的资产管理需求。我想,一对多推出来后,我们就可以给更多的客户提供专户服务。
和讯网:其实市场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之前限于门槛确实是很高,很多客户是无法进来的。现在一对多开闸之后,您认为对于整个市场的资金结构来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沈斌:我想,市场的资金是非常非常宽裕的,资金非常非常多。因为我们合作的有很多的银行,也有很多的券商。最近和上海的几家私人银行的领导做了沟通,他们非常焦急,他们也希望能推出最适合客户的产品。现在,不是说客户没有资金,实际上很多资金是持币待购,只是没有合适的投资品,我们想专户业务推出来,通过我们比较及时的创新,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包括通过最能体现他们投资偏好的资产安排和运作,专户对于客户来说吸引力会非常非常大。我们想,这个市场真的应该说是无穷大的,将来也会非常广阔。
和讯网:从12号到现在,“口子”打开了,但还没有正式实行,6月1号正式开闸,据你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包括你们接触到的潜在客户热度怎样?
沈斌:超出我们的预期,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在证监会宣布之后,我们也陆续在北京,最近也会在和上海,之前还在昆明,在一些高端客户聚集的地方我们搞过调研活动,我们觉得这些客户是非常踊跃的,非常多的。另外,这些客户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是超出我们的预期的,他们对于委托资金时间的长短也是超出我们预期的,有些客户可以委托你2到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些客户对风险承受的能力也比我们想象高很多。我们也发现,这段时间到公司来访的、电话来访的客户非常多,这段时间每天都接到非常多的电话,我们一一把客户的情况做了记录,客户的需求做了整理,我们想证监会在6月1日推出的时候,我们会第一时间对关注一对多产品的客户及时提供好的服务。
和讯网:我们知道,现在的门槛是100万元,应该说之前百万富翁们一直是高端银行理财,包括一些阳光私募的主要客户。基金集合专户理财开闸之后,会不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引发他们原有产品的客户赎回潮?
沈斌:应该说,我作为基金公司的代表,我更愿意把阳光私募作为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伙伴,我们作为一个资产管理公司,他们也是一个资产管理机构,我们愿意和他们共同为高端客户服务好,把整个国民的资产管理得更好。我从事基金行业到现在7年了,我感觉在一些方面,基金公司和阳光私募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因为阳光私募可能不一定能像基金公司这样拥有这么大的投研团队,我想谈几点我所了解的优势。
一、基金公司的实力非常大,股东非常强。像我们是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和海外的施罗德作为我们的股东,我们投研团队有40多人,而且我们专户的投资团队是共享整个基金公司的投研平台,所有我们研究的成果专户可以及时的分享。另外,我们的大股东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我们的二股东施罗德,都会给我们提供非常多的支持。比如施罗德会给我们提供海外市场的分析,包括他们对国内市场的判断,包括他们对一些行业的分析和他们研究报告,都会无缝的提供给我们,这样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
二、基金公司比起阳光私募还有一点优势,就是我们有非常强的风控和管理平台。我们风控会非常严格,我们会严格按照专户的契约和合同来执行,我们对于投资方面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这样我想风控也会非常的好。另外,现在来看专户也设定了一个业绩提成的机制,这样就把阳光私募,原来最大的优势,公募基金业可以实现,通过业绩提成,就可以把管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充分的捆绑在一起,只有我们给客户挣更多的钱,在客户满意的基础上,资产回报率较高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提到更多的业绩提成,这也督促整个团队更加努力的去把资产管理好,这样客户也有更高、更满意的回报。
和讯网:按照您所说的几点优势,您判断在未来阳光私募包括公募基金,特别是高端客户领域的格局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呢?
沈斌:阳光私募到现在,通过信托的平台已经运作蛮多的时间了,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也有一定的资产规模。但我想将来规模方面,基金公司会很快的迎头赶上。
和讯网:还会占据大部分的市场。
沈斌:这是作为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所期待的。
和讯网:刚才是和阳光私募来比,我们知道券商理财,包括我前面提到的银行高端理财领域,他们确实也有自己的产品。您认为,我们本身基金一对多的专户理财和他们相比的优势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沈斌:这段时间我也和很多的银行做了沟通,他们也在推出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真正做得好的,或者说比较出彩的,往往都是基金公司参与管理的,包括我们和一些银行业合作,发行一些理财产品。因为基金公司作为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机构,会有一帮非常非常强、非常非常出色的投研团队对资本市场进行把握。如果我们理财产品是投资于资本市场和投资于证券相关的行业和品种,应该说基金公司的管理是更有优势的。我想,我们基金公司管理的专户,一对多的产品是对银行理财产品非常有益的补充。
和讯网:和券商理财产品相比呢?
沈斌:我想券商的理财产品也有他自己的优势。对我们来说,基金公司的管理和券商相比,我理解有以下的几个不同点:一是券商往往有研究所,有自己的投资团队,但基金公司,像我们公司和国内或者海外一些大券商都有合作,我们可以充分的享受到所有好的证券公司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在各大券商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甄别,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对未来的市场会有更准确的把握,我们通过判断,我们对行业有更好的筛选,对个股也会有更好的筛选。这充分体现出我们基金公司的优势,我们涉猎广泛的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吸收精华再去投资。我们说证券公司是卖方,他们是提供研究报告的,基金公司是买方,可以享受更多的资讯服务。
和讯网:我们站在整合资源的角度,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沈斌:是的,不管是券商还是银行,他们占据的渠道资源优势非常明显。
和讯网:基金公司在这方面略显弱势,您怎么看这方面的对比?
沈斌:银行、券商是我们非常非常好的伙伴,在整个基金业,包括交银基金公司,我们基金销售的份额里面,银行和券商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我们也看到,银行、券商也充分的认识到了基金公司的优势,我想我们之间的合作是强强互补的合作,是双赢的合作,更多的是合作。另外我觉得,竞争不是一个坏事情,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的竞争对双方都是促进,只有通过竞争,我们才会把我们更好的产品研发出来,把产品管理得更好,对客户有更好的回报,这样每个银行、每个证券公司通过我们双方双赢的合作,共同把我们所服务的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工作做好。比如我们有一个证券公司有500亿客户的存量,我们通过管理客户到了1000亿或者2000亿,整个证券公司的规模是在壮大,实力在增强。我们基金公司作为管理人,也可以从中享受到管理资产的乐趣,和赚到我们该赚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我想这是一个多赢的结局。
和讯网:我们知道面对目前的市场和机遇,特别是从去年到现在,市场已经慢慢的开始复苏。交银施罗德之前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运作专户理财,但是之前的客户资产要求门槛非常高,5000万级别以上,对100万以上的客户级别我们会做哪些渠道的储备?
沈斌:今年年初,我们就主动和国内基本所有的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做了密切的沟通,我们也和一些银行合作,做了一些客户的调查问卷,包括我们和券商也在做深入的沟通,包括我们和一些通过打电话来询问的客户我们也做了密切的沟通。一方面,我们想了解银行的需求,银行想给客户推出什么样的产品?我们也想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从而将来为客户推出更好的产品,这是我们近期做的工作。
和讯网:之前你提到我们在投研方面,专门为专户理财打造了一直很强的团队,大概有40多人。我们这40多人会不会在以后还继续加强?因为之前是为了一对一的专户理财所准备的,目前一对多的开闸之后,是否会需要更多的人员配备?
沈斌:是,主持人刚才说得非常好,我们专户投资部有5位同事,我们整个投研团队有40多位。我们的投研团队应该说是基金业比较豪华的团队,都是业内最精英的一帮做投资或者研究的人组成的团队。现在有5位专户投资经理,专户投资部的负责人叫赵枫,也是在基金业非常资深的,原来在一个老牌的基金公司工作,之后去海外深造,深造之后到了我们公司,先是管我们公司第一只基金——交银精选,做交银精选的基金经理,他的业绩非常优良。在推出专户业务的时候,我们感觉赵枫是我们公司整个团队里面最能体现专户投资真谛的投资经理,因为他知道专户是追求绝对回报的,不像基金,基金可能看得更多的是排名,而且一般来说股票型基金有一个持仓的下限,你不能低于下限。我们觉得赵枫是一个对于专户追求绝对收益领会最深的一位投资经理,他知道,在08年大盘持续回调的时候,我们股票的仓位应该尽可能低,以债券投资为主,市场起来的时候也就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再积极的把专户的仓位提上去。另外,有些一对一客户在去年我们沟通下来,设定了20%的股票上限,今年我们也积极和客户沟通,市场机会来了,投资股票有更好的收益预期,我们积极动员客户调高了股票投资的上限,这样的话为投资者取得了更好的回报。除了赵枫作为我们专户投资部的负责人外,我们还配备了非常强的部门成员,其他的投资经理,有些是从别的大基金公司到我们这边来做了一段时间基金经理,或者是助理,再调到这个部门,也有一些是研究员出身,非常非常资深的研究员,对投资把握非常好,调到这个部门。现在专户投资部龚5个人,我们期许随着一对多业务的规模扩大和业务良好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专户投资部也能有40人的规模,从而我们也能管理非常大规模的专户资产。
和讯网:我们的专户投资基金经理人和我们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有重合吗?
沈斌: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投资人也关注,应该说证监会有明文规定,专户是和公募基金之间需要设立防火墙,专户投资人员和公募的投资人员需要物理隔离。我们公司的整个投研团队都是在一个开放式的办公环境里,大家可以进行无缝沟通,我们专户投资团队是在另外一个单独的房间里。另外,每个专户投资经理的资料都要向证监会单独备案,专门申请从事专户投资的资格,专户投资经理和公募基金经理是不能兼任的。
和讯网:投资者这点是多虑的。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以后会面临管理,更多的专户理财的帐户,我们每个基金经理可能要管理多个帐户,包括我们本身这些基金经理在一起办公,其实我们的投资者还有另外一个担心,就是他们之间包括他们单独管理的多个帐户间的防火墙问题。
沈斌:应该说,作为基金公司的监管机构证监会在我们上报、申请专户资格的时候,就明确要求基金公司一定要上报我们对这方面的内部制度安排。我们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安排,包括我们的公平交易制度,包括风控制度,包括人员,包括相关的制度建立得非常非常全面,我们从根本上、从制度上就把这些利益输送,引发潜在风险的可能性都做了严格的制度规定,另外我们有一个监察稽核部门,我们有督察长,基金公司有非常强的风控体系监督,按照制度、按照专户合同来实施我们投资管理。
和讯网:主要还是靠制度保障?
沈斌:对。
和讯网:面对这个市场,很多的基金公司包括我们知道第一批获得专户理财资格的就有九家,之后是八家,到目前为止很多基金公司为了切割这块蛋糕,都在摩拳擦掌,面对这种基金公司间的竞争您怎么看?
沈斌:我觉得我们交银施罗德永远愿意和大家一起面对挑战,我们把做专户业务的基金公司都看作非常好的伙伴。交银基金在专户业务方面的确是国内做的较好的团队之一,像主持人说的,我们做了专户的国内专户第一单和QD专户第一单;我们也是最早推动专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基金公司之一,我们曾给人民银行专门打报告;去年5月份我们也给证监会打了报告,推动专户投资海外市场,最近证监会批复准许专户投资海外,也是直接回函给我们公司,然后抄送兄弟基金管理公司。应该说专户业务方面我们走在了相对的前面,兄弟基金公司在这方面有时也会和我们进行交流,我们也非常坦诚的把我们的想法和一些工作的想法和他们做交流,我觉得这方面是没有问题的。竞争无处不在,我们也愿意面对挑战。我想,竞争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东西,督促我们更加努力的设计产品,投研团队更努力的去做好我们的投资。因为我想,专户业务更加直接地面对客户,无论是专户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客户的选择非常灵活,如果你的服务跟不上,你的投资做不好,投资不能有非常好的回报,我想这个业务也很难做大。所以,我们的服务和投资业绩,是我们公司最最看重的,我们也愿意通过这方面的努力,继续确立我们在专户业务方面的领先优势。
和讯网:在目前的时期,您认为是跑马圈地重要?还是打造品牌、精品重要?您刚才提到200万的客户存量。
沈斌:我想,如果可以给我们多选,我会选择既跑马圈地,又打造我们的品牌。实际来看,经过过去一年多的发展,我们两方面都做到了,我们的管理规模和签单数量都走在了前面。我们的品牌也树立起来,我们也非常高兴的看到,上门来咨询和打电话来沟通的客户越来越多,我们两方面都希望可以做到最好。我们的目标首先是打造一个交银专户的品牌,打造我们的服务品牌、我们的投资品牌和我们产品持续创新的品牌。将来,我们希望扩大规模,为更多的高端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和讯网:我们知道,公募基金之前的管理都是很大的资金,甚至于上百亿。专户理财在去年开闸之后,也是5000亿的资金量。之后,随着市场不断的进步,包括政策方面门槛有可能还会继续降低。在这个层面来讲,对于专户理财,包括投资收益,包括我们在管理这种小资金方面的经验,我们的客户对于我们的专户理财帐户的预期收益,你觉得会怎么看?
沈斌:我可以给您回顾一下我们运作比较长的几单专户的情况,到现在为止,我们曾经和客户合作过灵活配置的产品,就是客户把整个资产配置的权力都交给我们,我们感觉股票市场有机会的时候可以买100%的股票,感觉市场没有机会的时候,我们可以持有100%的现金或者是债券。另外我们也设计过股票上限是60%、50%或20%的产品。有一些客户是风险极度厌恶型的,他说他交给我们委托的专户是希望不亏损的,任何时点都尽量的不亏钱,到期有一定的预期收益,这种策略保本的专户我们也进行过尝试。
和讯网:你们的投资策略,更多的是根据客户对投资回报的预期来做的配置。
沈斌:刚才我也介绍过,通过专户我们可以最好的实现客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收益的预期,因为风险和收益还是成正比的,有风险可能对应的会有高收益,尤其一对一和将来的一对多,我们会通过和客户的深入交流,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推出最适合他的产品和投资的安排,这样既实现了客户的风险把握,又最后实现他的预期收益。在实现预期收益后,我们可以提到我们的业绩提成。
和讯网:应该说一对一的专户理财和一对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前您提到一对一,可能只是一个客户,包括风险承受度,包括对于投资预期的期待,你可以只和一个客户来讨论,来分析。在一对多之后,可能本身我们之前也要预定好这个产品本身的投资策略包括风险,包括我们可能投资的方向?
沈斌:主持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应该说前期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合作银行、券商渠道的客户调查。我们希望我们能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有些客户就说他充分信任我们对股票市场的把握能力,愿意把钱都交给我们重点投资股票市场,他能承受风险,我们就会针对他推出一个可以满仓股票的专户产品。有些客户,可能希望资本有一个保值增值,每年的回报超过同期的国债或者是超过银行定期存款,或者更高,定期存款加上CPI指数的上涨,这样我们也会根据他的需求设计一个相应的产品,比如我们股票仓位限定为20%,这样我们风险是可控的,比较多的资产投资低风险的债券,或者将来推出新股,我们进行打新股的安排,低风险的品种实现一定回报,投资股票一定的比例,我们也实现一定的回报,加起来虽然不是非常高的回报,但是我们把风险控制到了最可控。
和讯网:基金公司之间也会有一个产品创新包括产品设计方面的竞争。不知道交银施罗德目前在准备阶段,在产品创新方面一对多是怎样的安排?
沈斌:应该说近期为了专户一对多产品的推出,公司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产品部门、金融工程部门、投资部门和专户理财部等等一起,为了解客户的需求、设计相应的产品,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说我们一对多产品之前,我愿意给大家回顾一下交银基金到现在发的9个基金产品,有些我们和合作的银行渠道,或者一些客户说,在每个时点买交银的产品都是最放心的,应该说是同期最好的,我们发行的产品都是很好的把握了市场的机遇,包括05年公司刚成立,A股市场当时牛市还没有展开的时候,我们当时发的是股票基金。在牛市展开的过程中,我们都是发股票基金产品,中间发过一只货币基金,也是作为我们完善产品链,让客户多一些选择。在08年3月份,股市大幅回调的背景下,我们及时发出了交银增利,这是一个债券基金产品,当年股市跌了40%多的情况下,交银增利虽然规模很大,是一个航空母舰,但还是给客户回报了13.05%,客户非常认可。另外,我们在去年年底发了交银保本,08年市场太惨痛了,很多客户对风险极度厌恶,我们针对他们推出了交银保本的产品。在今年3月份,我们也推出了交银先锋,是股票型的,正好赶上了这轮市场的反弹、上涨。我们想我们产品部门在基金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把握了市场,包括在专户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会充分把握客户的需求和风险偏好,我们会针对客户的风险偏好及时推出好产品,因为专户和公募基金不一样,公募基金产品是审批制,专户产品是报备制,我们可以把市场上比较好的产品通过专户的平台嫁接进来,在最快的速度及时推给客户。比如我们现在也在考虑设计一些结构化的产品,或者引进券商的好的投资工具,引进到我们的产品里面,客户同样在一个专户里面实现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这些我们都在努力。只要大家关注我们交银施罗德,不久的将来都会看到这些产品。
和讯网:很多投资者都在期待你们的产品问世。最后请您给我们谈一下您对未来专户理财市场发展的看法。
沈斌:应该说,我对于专户业务非常非常有感情,比较早的时候我也参加了证监会相关的会议,我们专户第一单以及专户投海外,我也亲身参与,配合公司的领导和团队一起努力拓展这方面的业务。我想这个业务将来前景非常非常广阔,在专户一对多推出的时候,曾经有人预测过专户业务将来发展会到3000亿,我想,一对多推出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个目标定得更远大一些,可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通过我们的努力,这个产品真的非常非常有生命力,非常非常有它独到的地方,通过我们基金公司的运作得到更多的认可,将来的规模将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和讯网:这是您的期待。
沈斌:是的。
和讯网:今天也非常感谢沈总作客和讯演播室,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
沈斌:谢谢。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