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时间:2009-03-23 |
“大家都能做的,我们要提前做,大家都在做的,我们要做得更好。”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到2007年底时,其管理的基金净资产规模排名已达全行业第23名,一年后更上升到了第12名,并在上海地区的基金公司中名列前茅。交银施罗德总经理莫泰山说,交银施罗德立志首先在投资上建立起一个前瞻的视野,并及时把观点传递给投资者;其次还需要稳健的策略,在适当时期推出适当产品,并且无论牛熊市都要坚持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对投资者开诚布公
所谓察其言,观其行。几年来,交银施罗德踏实地沿着既定道路前进。2007年交银蓝筹基金发行完毕后,交银施罗德即给全体持有人寄出了一封提示函,以揭示市场可能存在的泡沫。而公司在2007年底所做的2008年新年寄语,也同样向投资者提示了2008年股市可能存在的风险。
“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事实上,从2007年10月份以后李旭利就开始提出“这个市场进入吹泡沫的阶段”的观点。2008年3月份交银增利债券基金发行时,李旭利更是明确预测,大牛市已经结束了,虽然当时该观点并不为很多人接受。
2008年7月,债券市场的前景并不清晰,通货膨胀率继续走高。但交银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却撰文表示,一轮债券的牛市或将到来。债券市场的表现果然如其所料,在第三季度迎来了比较可观的上涨行情。交银施罗德准确的判断力使其抓住了债券市场的机会,也使交银增利债券基金表现突出。
到了2008年年底,交银施罗德固定收益投资团队根据对债券市场的预期,持日趋谨慎的态度。公司一方面采取限制大额申购的举措,另一方面又给交银增利基金的持有人寄出了一封风险提示信,坦诚地告诉投资人,债券市场的行情进入了尾声,持有该基金虽然风险相对较小,但也不能寄予过高的预期。
回首2008年,莫泰山说,交银施罗德在去年主动向客户推介的两类产品都比较切合当年的市场特点,低风险类的产品在熊市里保护了客户的资产,使其免受损失,还能有一定增值。对股票型的产品,由于公司对市场预判比较准确,及时将股票基金的仓位降到了底线,而且没有太多的犹豫,“市场从6000点跌到4000点,再跌到3000点,2000点,中间行情有不少反复,但是我们做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没有太多犹豫,比较坚定地主动规避风险。”从结果来看,交银施罗德旗下股票型基金在2008年也取得比较好的业绩,均居于行业前1/3的水平。在2008年末,交银施罗德又结合市场行情,发行了一只保本型基金。
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 莫泰山
及时调整策略
在2008年初,交银施罗德对于全年形势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及时调整了产品策略,从2007年底到2008年初,交银施罗德对股票市场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预判。
2008年中国A股市场以60倍市盈率开局,交银施罗德看到了市场可能存在的过热趋势,如大中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GDP增长比例达到12%的水平等。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经济还是股市可能都会面临一个周期性调整的压力,所以2008年初交银施罗德主动调整了产品策略,应市场环境发行了低风险的产品,如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而公司于2008年3月发行的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证券投资基金,更使公司成为整个行业在股市调整以来较早推出债券型基金的几家公司之一。交银增利更以首发规模超过100亿,成为当年发行规模的冠军,也是2008年度唯一一只首发规模过百亿的基金。同时交银增利的投资运作也比较成功,从基金成立至2008年年底,交银增利的累计收益率超过了13%。
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展策略,除新发债券型基金外,交银施罗德还进行了货币市场基金的持续营销,交银货币基金从2007年底的10亿规模,发展到了2008年底的120亿规模。
更重要的是,面对当时的市场环境,交银施罗德开诚布公地与持有人进行沟通,将自己对市场的观点坦诚相告。莫泰山说,代客理财,是受人之托,不但要把投资回报的事做好,还要把客户服务、跟客户沟通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增强客户对你的信任。
2008年虽然市场持续下跌,但交银施罗德仍然坚持做巡回沟通演讲,与投资者面对面交流,2008年全年一共做了1029场投资者见面会,相当于平均每天在全国各地同时开展4.5场,事实上这些活动基本放在周末进行,因此密度更大。
2009年不必悲观
“不必因为2008年市场的下跌而对基金业的发展前景产生动摇。”莫泰山说,基金业从当年一棵青青幼苗到现在树木成荫,发展非常快,作为较早加入这个行业的人,有幸见证了行业的成长,对行业发展的速度、规范的程度应该说都有非常多的感受。
莫泰山表示,每次市场出现重大变化,市场中的参与各方也都会对原来的理念重新检讨,重新回顾,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不能放弃,不能因为短期的市场调整而去放弃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投资如果不坚持长期行为很难有一个很好的回报。
而要判断2009年市场变化,不外乎要关心这三个问题,第一是宏观经济未来的走向是向上还是向下;第二,上市公司的估值是偏高还是偏低;第三,货币政策的走向是趋于紧缩还是宽松?如果这三个问题看清楚了,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勾勒出未来的走势。
交银施罗德对于宏观经济的看法是,市场处于调整以后的恢复阶段。从短时间来看,2009年全年甚至2010年都是一个恢复期。目前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结合2009年对于上市公司盈利的判断,是一个相较合理的水平。市场流动性目前比较充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看不到宏观经济紧缩的迹象,更多的是货币政策会比较支持整个流动性的释放。结合以上几点,对市场无需过于悲观,2009年正是播种股票型基金的良机,这体现在公司产品策略上,即新产品将以股票型为主,2009年初公司推出了交银施罗德先锋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目前正在发行中。
在踏实布局的同时,交银施罗德同样在坚持探索新领域。不过,莫泰山认为,创新首先要根据市场实际的需求来实施,其次,创新的同时不要忘记风险的控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这也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借鉴意义,其中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但是也不能因为出了这么一个金融危机就把美国金融市场贬得一钱不值,这也是不客观的态度。毕竟华尔街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走得比较超前,它也不断在试错,在这过程中,犯一些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犯了错误以后怎么反思和总结,怎么及时地来纠正和完善。
莫泰山表示,公司希望在两大方面力求创新,一是产品线,希望能够把产品线做细、拉长;二是希望设计推出目前市场上没有的、有独特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这可能需要依靠金融工程的思路,比如原本市场提供的风险收益特征是1,那是不是可以通过金融工程的方法把它变成0.5+0.5,给市场提供一个新的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