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 时间:2009-03-13 |
2009年的“两会”,召开于全球经济深陷金融、经济危机泥潭而不能自拔之际;召开于金融、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各国政府穷于应付之际;召开于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寄厚望于中国之际,因此注定了这届“两会”较历史上的任何一届“两会”都要承载更多的政治、经济使命。我们深信:2009年的两会,必将因其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而被载入世界经济发展史册。
本次两会明确提出: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未过去,但“中国本身没有金融危机,只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冲击。”即中国的问题,仅存在于经济层面,金融层面没有问题,只是经济层面的问题目前仍比较严峻。我们认为两会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把脉是精准的,其不仅有助于我们修正认识上的偏差,看清问题的本质,而且有助于我们制定更切合当前经济运行实际的、更具针对的措施与对策。
早在去年年底,中央政府针对2008年四个季度期间中国GDP增速悬崖式下跌近50%的现实,及时果断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抛出高达4万亿的、让世人震惊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抑制住了中国经济的下滑趋势。本次两会,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前期出台的系列措施与对策——短期侧重于保增长、促就业,中长期侧重于调结构、促内需。事实上,源于4万亿财政政策与持续数月的信贷高增长,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PMI、M2等,短期已趋势逆转、掉头向上;中长期而言,随着十大行业振兴计划、针对于启动内需的弱势群体增收计划与建立社保体系等改变居民消费预期计划的贯彻与落实,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由外需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们深信:随着两会制定的各项施政方略的贯彻与实施,中国经济有望率先于全球经济复苏,其也将在相当程度上惠及全球经济。
当然,我们并没有在任何意义上低估“外界的影响与冲击”,我们也相信任何一项政策在执行时都会有偏差。虽然中国的外需与工业形势仍十分严峻,但我们仍坚定地看好中国经济,并认为中国经济将有望率先于全球经济复苏。因为“中国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既有经济优势也有政治优势”。我们深信:只要我们认清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就有信心、有能力面对并解决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温总理在两会期间,强调对中国经济有信心的同时,也强调对中国股市有信心。事实上,如果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有什么理由对中国股市没信心、不做多市场呢?
2009年年初至今的股市上涨,实际上就是这种信心的体现。我们不认为目前这轮流动性推动的行情是缺乏理性的,因为流动性富裕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走好这一最大的基本面,而不仅仅是改变了股票的供求关系;我们也不认为中国股市走出独立行情,会因估值的原因必然回归(静态地看,A股的上涨,“全球股市”的下跌拉大了估值的差距,但动态地看,很可能是:“全球股市”因缺乏流动性,有一个低估的过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A股的估值将最先受益于基本面的支撑)。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度。温和上涨,或短期上涨过快,而步入震荡等待基本面的进一步变化,或许是市场更为理性的表现。
当然,目前处于发展中的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场建设相对滞后,股指期货等系统风险管理工具缺乏等。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是能够在发展中解决,也应该在发展中解决。
中国股市在管理层“IPO的重启要先完善定价机制、创业板推出要考虑市场的承受力”等的刻意呵护下,将走稳、走好,而真实反映未来中国经济拟将率先复苏这个基本面。我们深信:市场,或许又到了可以策略做多的时候。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