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项廷锋 时间:2009-03-11 |
1.2月CPI同比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翘尾因素高达-2.48%的影响。如果扣除翘尾因素的影响,2月新涨价因素对CPI的上拉作用达到0.88%,新涨价因素主要集中于烟酒及用品类、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等项,预计其与春节、医改等有一定关系,但因其权重较轻,不至对CPI的走向构成实质影响。
2.虽然CPI同比增速为-1.6%,但中国经济并未出现通缩,只是存在通缩压力。表现在:(1)早期的持续下滑趋势已被遏制,环比增速已与上月持平;(2)货币供应量与信贷维持高增长态势,不具备典型通缩特征;(3)3月份随着翘尾因素由-2.48%减弱为-1.78%,CPI同比增速将低位出现回升。
3.2月的CPI很可能是全年的低点,不过,全年物价上涨的幅度将极为有限。主要是因为对全年物价走势影响巨大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比如上调水、电等资源品价格,可能因保八、保稳定而后移。
4.就货币政策而言,我们认为短期降息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央行认为“降息空间不大但并非不降息”。在市场无风险利率被打压至历史低位、几乎没有进一步下降空间以后,特别是目前的信贷已持续数月高增长,央行基于单纯CPI的指标而降息,至少必要性已大幅降低。
5.虽然PPI同比增速仍维持大幅下滑态势,但环比已减缓。不过,PPI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较大,而其与全球经济的走势高度相关,鉴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尚需时日,预期PPI同比增速的未来演变趋势是下探触底、低位震荡运行。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