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银施罗德 作者: 时间:2009-06-09 |
Q1:金融机构为何要履行反洗钱义务?
A1:反洗钱工作是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而相对于其它社会部门,金融机构更容易掌握参与金融市场的资金行为。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并打击犯罪,金融机构成为参与反洗钱业务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Q2:目前对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有哪些重要法律法规予以规范?
A2: 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反洗钱工作,如: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二)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三)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四)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五)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
(六) 《关于明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办法(试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七) 《关于执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八)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通知》
(九) 《关于加强风险控制,切实做好反洗钱工作的提示函》
Q3:基金公司履行反洗钱义务有法律依据吗?
A3:随着一系列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基金公司已经被纳入反洗钱的监管主体。具体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等。
Q4: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工作?
A4:金融机构履行其承担的反洗钱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客户身份识别工作;
(二) 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工作;
(三) 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
(四) 大额及可疑交易报告工作。
Q5:作为投资者,我们怎样才能配合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
A5:投资者在金融机构进行开户时,应按要求填写有关身份信息,并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文件进行信息核对或留存影印件、复印件等。开户后身份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及时进行修改。投资者并应注意自己身份证明文件的有效期,在身份证明文件过期后及时更新,并同时更新向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关身份信息。投资者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投资者办理新业务。
此外,投资者还应配合金融机构开展的尽职调查,以及在业务持续期间进行的客户身份更新识别等工作。
Q6:要求投资人出示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包括哪些?
A6:对私客户的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指政府部门颁发的能够确认其身份且附有本人照片的身份证件,或者政府机关出具的能够证明其真实身份的证明文件。
对公客户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指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对公客户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包含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对公客户并应先登记业务经办人员信息。
Q7:要求投资人填写的身份信息包括哪些?
A7:如果是自然人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其中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如果是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
如果客户的资金或者财产属于信托财产的,客户还应当提供下列信息:信托关系当事人的身份,信托委托人、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Q8:我可以委托别人帮我办理开户或者交易业务吗?
A8:可以,但应同时出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有合理依据证明代理关系的存在。
Q9:对客户身份信息的识别工作是否仅在客户开户环节进行?
A9: 对客户身份信息的识别工作不仅在客户开户环节进行,也包括在业务持续期间进行的客户身份信息更新识别工作。金融机构应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金融交易情况,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客户身份信息发生变化时,金融机构并应及时予以更新。此外,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中发现异常迹象或者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也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Q10:作为投资者,我们的身份资料是否会被泄露?
A10:金融机构必须建有完善的客户身份资料信息保存内控制度,并将严格履行对客户身份信息的保密义务,严禁外泄。
Q11:对投资者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的保存期限是多久?
A11:根据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应遵守以下保存期限的规定:
(一) 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二) 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三) 如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涉及正在被反洗钱调查的可疑交易活动,且反洗钱调查工作在前款规定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金融机构应将其保存至反洗钱调查工作结束。
(四) 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的,应当按最长期限保存。同一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少应当按照上述期限要求保存一种介质的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
(五) 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章有更长保存期限要求的,遵守其规定
Q12:金融机构如何进行大额及可疑交易报告?
A12:金融机构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发现大额及可疑交易后,将大额及可疑交易报其总部,由其总部或者由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在交易发生后的指定期限内(大额交易——5个工作日、可疑交易——10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报送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Q13:投资者拒不配合金融机构开展的反洗钱工作是否会被作为可疑交易进行报告?
A13:金融机构对投资者拒不配合其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情形将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估,并可根据法律法规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以下可疑行为:
(一) 投资者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
(二) 投资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身份基本信息的;
(三) 金融机构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投资者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四) 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其他可疑行为,如:
① 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有异常情形,经分析认为涉嫌洗钱;
② 投资者的交易金额与职业、年龄等身份标识严重不符的情况。
Q14:什么是涉嫌恐怖融资的大额交易?
A14:恐怖融资所指行为包括:
(一) 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募集、占有、使用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
(二) 以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协助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
(三) 为恐怖主义和实施恐怖活动犯罪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
(四) 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
金融机构怀疑客户、资金、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以及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的人相关联的,无论所涉及资金金额或者财产价值大小,都应当提交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报告——由金融机构总部或者由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在交易发生后的10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报送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