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交银施罗德 项廷锋 时间:2008-11-26 |
简评:
1.央行终于在
n 中国经济进入减息周期在市场的预期之中,但市场预期的降息时间一直没有等到央行的实际降息,26日的债市、股市几乎没有任何反映,确实做到了出其不意。
n 目前债券市场反映的降息幅度在150BP左右,而此轮降息周期中四次降息累计幅度为162BP,降息幅度基本与预期一致,可谓一步到位。
2.第四次降息基本上采用了对称降息,但分期限、分类别来看,还是有些差异。
n 分期限看,降息是不对称的。期限在半年以内的存款降息较小,作为对冲,期限较小的存款降息幅度超过108BP,充分兼顾了储户、银行的利益,同时也表达了抑制银行存款定期趋势的倾向。
n 分类别看,公积金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降息幅度不及108BP,而再贴现利率降幅又远超过108BP,体现的或许是央行对银行盈利水平的维护,以更好地发挥银行在保经济增长和维持资本市场稳定中的作用。
3.此次准备金比率的同步、大幅下降,充分反映了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力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决心。
n 连续两月M1个位数增长,中国实体经济的资金链随时有断裂的危险。
n 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实际来看,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央行降准备金比例更多的是从实体经济角度考虑,而非货币市场。
4.就其对市场的影响而言,因其出台的时间与一次降息的幅度超出预期,将构成重大利好。
n 债券市场虽预期了150BP降息,但央行一次降息108BP,还是超出预期的;而且累计幅度162BP也超过了150BP,债券市场近期的大幅反弹是可以预期的,至少会近两日因降息预期落空,特别是今天15年期国债发行利率超过预期的20BP-30BP反弹出来。
n 股票市场,本次降息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组合已变成实质上的“双积极组合”,未来的走势至少是值得期待的,特别考虑到股市已摆脱长达三个季度的下降通道和累计超过60%的跌幅。
n 当然,待市场充分消化本次减息预期后,进一步的走势,还得回到宏观经济这个最大的基本面,以及基于这个基本面的货币政策的未来取向。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