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证券市场周刊 时间:2008-08-04 |
基金经理:郑拓
熊市中,成功者的故事或多或少会有相同之处。交银稳健基金经理郑拓也是在熊市下发挥良好策略判断力的例子,较早对宏观和行业趋势做出了正确判断,使基金在仓位和配置两大关键点上做得比较成功。
郑拓在既往基金经理任内都体现出稳健、注重风险的投资风格。在2007年三季度,郑拓是基金业中少有的提出A股已出现泡沫特征的基金经理,对高增长下的宏观隐忧已有警惕。2007年底,基金对2008年做出了谨慎预判,对增长减速、通胀加剧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在操作上已开始做逐步调整,降低仓位,减持周期行业。
一季度的风险爆发期反而是交银稳健奠定熊市优势的时期。基于先前的谨慎判断,基金对风险反应迅速,在仓位和配置上都做了果断的调整。一是大幅减仓,二是在减仓的同时对行业配置进行大规模调整,大幅减持了金融、金属、地产三个重灾行业,同时少量增持医药、零售、采掘等抗周期行业。二季度基金经理继续对下跌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延续一季度的调整思路,减仓的同时继续降低高风险行业,大量增持能源、医药行业,重配零售、食品饮料等防御型行业。
与国海弹性类似,交银稳健的行业配置调整也主要体现在选股上。清晰的宏观趋势判断使得其重仓股组合也使其位于基金同业中表现最佳之列,一二季度多数重仓股贡献了显著的超额收益;二季度中,同样有四只能源类重仓股贡献了正收益。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交银稳健的相对业绩在熊市下大幅提升。事后来看业绩数字,很容易看到交银稳健选股的成功之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在6、7月中仍然保持着持续主动减仓的态势,对短期市场的判断有过于谨慎的可能。较小的基金规模使得基金仓位操作相对容易。
牛熊转换给了稳健派基金经理充分发挥的空间,运作上一贯有求稳倾向的银行系基金在熊市下表现普遍回升并非偶然。交银稳健正是交银施罗德系基金的代表,其他各只交银系偏股型基金也普遍表现稳健。基金目前的轻仓状态对于把握阶段性投资机会不利,但出于良好的策略判断力,我们继续看好交银稳健在熊市下发挥出投资优势。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