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证券时报 时间:2008-07-23 |
——访交银环球基金经理郑伟辉
证券时报记者 金 石
本报讯 正在发行中的交银环球基金基金经理郑伟辉告诉记者,A股和海外市场投资并不是竞争和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对国内的投资人来说,看到别人走进来,自己也要勇敢走出去,选择好的海外基金,不是赶风尚,而是真正完成个人资产的全球化配置。
信心源自多年资产管理经验
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后,郑伟辉在1977年接受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施罗德(香港),至离任前,他已成为负责管理香港机构客户、大型退休基金、慈善基金及私人客户基金的独立投资基金主管,管理资产超过30亿美元。在施罗德长达31年的基金从业经历,这在内地基金业还是个“吉尼斯纪录”。作为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旗下最资深的基金经理之一,郑伟辉本应在去年8月退休。一年后,他接受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的聘任,成为该公司旗下首只海外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注重主动投资、注重选股,注重由下至上的公司研究。”这是郑伟辉一贯坚持的投资风格。
谈到去年以来多只QDII基金净值的大幅下跌,郑伟辉认为,当时港股市场受“直通车”传闻影响正处于历史高位,QDII基金又纷纷以港股投资为重点并快速建仓,而随后的次贷危机爆发,加上去年年末人民币快速升值,最终造成QDII基金大幅亏损。
精选个股把握结构性机会
也许正因如此,郑伟辉管理的交银环球基金旗帜鲜明地提出精选全球个股的策略,精选个股还有助于避免对单一市场过分集中的投资,减少由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剧烈下跌给整个基金组合业绩带来巨大损失的风险,有利于把握结构性机会。
至于结构性机会,郑伟辉表示,未来十年,有三大主题特别值得关注,就是全球人口变化、环境气候变化、以及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